首頁 館藏資料查詢 > 詳細資料
借閱次數:


我們的島2011

  • 點閱:640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1.
萬里築壩記/
   在台灣,主要的自產能源就是水力發電,尤其東部地區河川地勢陡峭、水力充沛,更成為花東地區自產電力的主要來源。 目前花蓮已經有十座水力發電廠,年發電量是六億多度,但仍不敷使用,在尖峰用電時段,有八成五的電力缺口必須仰賴西部和南部,穿山越嶺送電而來。台電為了降低供電的不穩定,和提高在地自產能源的比例,這幾年在花東一帶,陸續進行開發電廠的計畫。 像是位在花蓮和平溪的碧海水力電廠,預計民國102年,可以加入商轉行列,每年發電量兩億三千萬度,未來台電希望比照碧海電廠模式,在萬里溪上游築起攔河堰,進行電力開發。萬里溪發源自3000多公尺高的白石山,全長有53公里,匯入花蓮溪後出海。早在2003年,台電就計畫結合萬里溪和馬鞍溪,興建每年發電量兩億八千萬度的西寶電廠,但當地居民對於要從馬鞍溪越域引水、穿越地質敏感的溫泉區等等都有所質疑,而引起相當大的反彈。
在反對聲浪中,2005年5月,西寶電廠開發案預算遭到立法院刪除,2010年3月宣告此案終止,但台電並沒有停止對萬里溪的水力開發構想,在2010年11月,台電把西寶電廠中爭議較大的部分取消,重新修正為萬里電廠,提出了可行性研究報告,並在地方上召開說明會。
修正後的萬里電廠,裝置容量從7.4萬千瓦變更為4.9萬千瓦,年發電量從兩億八千萬度縮減為一億六千萬度,規模變小了,但是上百億的興建成本,卻沒有降低,讓不少居民質疑經濟效益何在。而以全台灣每年120萬千瓦的電力需求來估算,台電坦言,裝置容量只有4.9萬千瓦的萬里電廠,對於提升自產能源比例並沒有太大幫助,不過台電表示,如果從尖峰時段用電和政府推動節能減碳的目標來看,興建萬里電廠仍有其效益存在。 但是,萬里溪是花蓮縣鳳林、萬榮一帶農田灌溉的重要河川,一旦興建電廠,將會從萬里溪上游把水截走,農民的灌溉用水就只能依賴電廠發電後的尾水,讓農民憂心不已。
    另一方面,關心環境的保育團體則擔憂,這一條台灣少數沒有人工設施的溪流,一旦興建堰體,將會改變河川的自然樣貌。
近幾年的風災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氣候異常所帶來的威脅,村民帶著我們沿著萬榮林道往上走,這一條原本用來載運木材的道路,在凡那比颱風過後,留下了好幾處的大片崩坍地,鬆碎的地質環境,更加深了居民的不安。 2010年12月3日,台電舉辦環評程序的公開說明會,數百位在地居民都到場關心,紛紛表達贊成與反對的意見。這次說明會之後,台電公司將會彙整民眾意見,做成環境影響說明書,送交環保署進行環評審查,釐清民眾的疑慮,評估是否有開發的必要性。 在今天,我們很難完全擺脫電力生活,然而在享受便捷電力的時候,卻也忽略了這些電力成長,都是犧牲環境的代價所換來。張國仁認為,台電在進行電力開發的時候,應該要把發電效益和環境的不可回復性,一起納入考量,如果只是為了微小的發電效益,毀壞了有著豐富生態的自然河川,是否值得?
然而面對台灣電力需求不停向上攀升,企業和個人該要如何降低電力浪費,才是關鍵。除了在電價上反映成本,同時也要設法降低電力成長的空間。否則所謂的節能減碳,就變成只是美好想像而已?
 
誰的日月潭/
    日月潭的觀光繁榮,形成潭區中船屋林立的問題,根據日月潭風景管理處統計,在潭面總計約有172艘船筏,只有90多艘領有合法船舶證照。船屋的存在,政府認定有破壞水域景觀,影響環境衛生的問題,並且船屋的遊憩行為,都屬違規。
在媒體不斷報導,政府全力查緝下,政府聯合查緝小組,以竊佔國土罪嫌,函送船屋業者,展示全力整頓的決心。
日月潭四角吊網船屋協會總幹事黃騰寬,六年前開始經營船屋,面對政府以竊佔國土罪嫌取締業者,他表達不滿,指出日月潭早期漁業發達,潭面的船舶多數有合法證照,居住船屋有著長遠的歷史傳統。
面對外界指責船屋破壞環境,他表示,幾年來不斷改良船屋的污水處理,避免對環境衛生造成影響。黃騰寬認為日月潭船屋,不僅有著歷史傳通,也是未來的文化景觀,提供不同的水上視角,甚至在國外居住船屋,成為一種親水的生活方式。
夜間,世代居住日月潭的鄭智民,前往傳統四角吊網漁筏,查看下網的情況。幾年來,日月潭的漁民,已經抓不到什麼魚。
清晨,岸邊景色倒映潭面,日月潭一直在變,時代的變遷,讓世代居民必須學習因應。鄭智民擔任四角吊網船屋協會理事長,就是希望能為抓不到魚的漁民,找尋轉型的機會。
幾年來,船屋業者、漁民不斷和政府協商管理方式,卻一夕之間嚴加查禁。更讓業者、居民不服的是,竟然在官方文件中發現,取締居民經營船屋,卻準備規劃區域給財團經營。日月潭風管處表示取締船屋,並非完全禁止水上休閒活動,未來確實有水上平台的規劃,但是開放經營對象,必須再研議。
十年來,在觀光局全力推動下,日月潭的美麗風光,吸引大量陸客湧入,創造耀眼的觀光熱潮,成為台灣風景的地標,目前正規劃將區域擴大。觀光局的理念是,要讓日月潭從傳統風景區,轉變為國際旅遊勝地,成為推動工作的重心。
但是,打造國際旅遊勝地,一旦過度借重財團、企業,壓迫居民的生存空間,就會造成更多的衝突。
日月潭邵族文化協會理事長巴努,搭船前往日月潭中心的拉魯島,邵族居民已經在島上,進行十多天的佔領行動,抗議政府不願歸還島嶼。
拉魯島原本是邵族的祖靈地,在日本修築堤坊,興建水利設施後,拉魯島就成為日本人口中的珠嶼。到國府來台後,又改名成為光華島,成為日月潭觀光景點。後來經過邵族不斷爭取,正名為拉魯島,政府也允諾陸續歸還原住民土地。
政府不願歸還拉魯島,有著觀光價值的考量,但是對於邵族居民,拉魯島不僅是精神象徵,更是要求尊重邵族傳統領域,未來爭取日月潭共管的起點。面對邵族的共管要求,政府無法處理,只能強調許多照顧原住民的施政。面對政府以補助,來迴避還我土地運動的歷史正義,拉努大怒政府的態度。
日月潭的觀光發展,讓環潭水岸充斥著豪華旅館,但是當地居民的生存空間卻飽受壓縮。從水上船屋,到拉魯島風波,在一件件風暴背後,其實都隱藏著居民求生的心願。更讓人思考著,國家的觀光勝地、財團的私人樂園、居民的流離家鄉,美麗的日月潭,究竟為誰而存?
 
魚塭裡的農村新價值/
    清晨,嘉義縣布袋鎮邱家兄弟的魚塭裡,開始忙碌,雇請來的鄰居,開始幫忙翻池,將長大一點的虱目魚,轉運到別的池子裡。邱家的魚塭很有名,不用藥劑、不給抗生素,貫徹生態養殖的理念,成為邱家兄弟的堅持。
載著魚類轉送別池,讓魚類養殖空間舒緩,因為傳統養殖密度高,魚類容易生病,生病就要投藥治療。一連串惡性循環下,讓邱家兄弟體悟,一切從改善空間著手。生態養殖不只養出健康的魚類,更重要是照顧好土地環境,不會有施用藥劑的池水流入河流,甚至在儲備水源下,也能減少地下水的抽取。
邱家兄弟的養殖觀念,說深奧很複雜,說簡單其實也不難,原來他們把魚塭當野潭,如果野潭中有好魚,魚塭為何不能回歸自然。他們保留魚塭的野草,相信野草護坡能擋風保溫,甚至會有魚類需要的養分,草太長,不能施用除草劑,乾脆養羊來吃草。
從養魚、養草、養羊,邱家兄弟一步步勾勒心中的自然魚塭,他們說,最好的魚,就是自然野生,一步步重建魚塭的生態系,成為是心中追求的夢想。
做出成績的邱家兄弟,並不吝嗇經驗分享,因為他們不是從競爭看養殖,而是從永續看土地照顧,他們希望所有農村養殖戶,可以一起加入。不過受邀前往雲林上課,教授當地養殖戶生態養殖的觀念,卻不太讓人接受,甚至認為困難重重。
台灣養殖業,風險很高,不僅天災為害,一旦發生用藥污染,常是損失慘重,繼承父業的邱建成,一度想放棄,最後在主婦聯盟協助下,走出生態養殖的方式。原本從城市回鄉的哥哥,心想幫弟弟作好行銷,就要回到城市工作,沒想到就一頭栽進有機養殖工作。
生態養殖開創農村的經濟,讓邱家兄弟都能留在農村,打破台灣農村沒落的想像,也讓長期盼著子孫同堂的母親,滿臉笑意的一圓心中願望。
邱家兄弟以生態養殖,走出農村新經濟,也開創造顧土地的方式。在現今農村處處開發的危機裡,邱家兄弟展示著,只要肯拼肯嘗試,農村還是有著無限生機。
2.
剛從泥土裡翻過身的馬鈴薯,才剛張開眼,就望見暖暖的陽光,大顆小顆的馬鈴薯,錯落在田裡,個個被曬得晶瑩剔透。台中市后里區農民廖明田彎著腰,動作俐落的將大大小小的馬鈴薯分類包裝。快過年了,豐收的馬鈴薯,是農民最好的新年賀禮。
馬鈴薯通常在白露後10天種下,去年夏天因為颱風多雨,到9月初才播種。過了30天澱粉質充足了,就可以採收,配送到全台各地,變成家家戶戶餐桌上的美食。
「后里水源好,種花、雜作都好,科學園區一來,污染不知要加多少。」廖明田一邊採收馬鈴薯,一邊憂心忡忡地提到,后里有正隆紙廠、豐興鋼鐵、后里焚化爐三大污染源,空氣品質已經惡化到三級。如果中科三期再來,空氣、水源都可能受到污染威脅。
位於台中市北方的后里區,倚靠大安溪、大甲溪的水源,成為典型的農業之鄉。62歲的廖明田在后里出生,10幾歲就開始種田,一生沒有換過別的工作。粗慥的雙手、黝黑的臉龐,是台灣土地上長出來的農民。
從美國引進環評法 預防開發破壞環境
陽光、空氣、土壤和水,滋養大地生生不息。一旦遭受到破壞,人類也無法生存。70年代台灣土地上逐漸開起一間間工廠,沒有嚴密的環境法規,沒有人知道,這些工廠排放的黑煙、廢水,對土地將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事後也證明,包括後勁石化污染、林園三輕等重大開發案,陸續爆發空污及廢水污染事件。受到這些污染影響,民國80年代後期,各地引爆反公害抗爭,鹿港反杜邦、後勁反五輕、宜蘭反六輕等等,人民愈來愈擔心開發污染。
工業發展較早的美國,從70年代起,為了預防開發破壞環境,發展出環境影響評估制度,規範開發案許可必須考量環境因素。當時國內許多學者呼籲,應該引進環評制度,從源頭把關,預防並減輕開發案對環境的衝擊。
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李建良表示,美國的環評制度是在既有的核照制度當中,多一個民眾參與、程序透明化的制度,並沒有另外設專門的環評主管機關審查環評,也沒有審查通過、不通過的制度。
其基本精神是,規定開發單位應自行做環境影響評估,以作為未來是否同意這個開發案,並給予開發許可的一個必要參考因素。
雙主管、准駁權 環評雙倍把關
但民國80年,國內的環保法規還不健全,也沒有前瞻性的國土規劃,同時對程序的觀念也還不健全。環評法草案送進立法院審查時,有人擔心如果比照美國制度,由開發單位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可能球員兼裁判,不足以取信於民。
於是決定交由環保署成立公正的環評委員會,並給予這個委員會一把「尚方寶劍」-准駁權,給予環境雙重把關。
民國83年12月30日,我國環境影響評估法宣告實施。跟其他國家環評制度不同的是,我國有「雙主管機關」、「准駁權」、「兩階段審查」。
環評把關?政策背書?
環評制度主要的精神,是整個程序的透明化和民眾參與。基本上制度的核心是「程序正義」。但這些年來,從中科三期、四期、蘇花改等案例觀察,當初期待由公正的環評委員會把關環境的機制,卻被質疑淪為政策背書的工具。
李建良認為,關鍵出在真正會對環境造成深遠影響的,大部分是國家的開發案、 或由國家支持、希望引進的產業。而原本期待環保署扮演監督的角色,因為他是整個國家的部門,環評制度就質變了,從原本監督的角色,變成配合政策的傾向。
「可以看出多數由政府領銜的開發案,沒有不過的。」李建良說,而且這些案子審查的時程也相對快,「整個環評的初衷,從今天來看已經完全悖離。」
二階段審查制 區分大案、小案
我國環評制度分為兩階段審查,第一階段程序較簡易,較偏重書面審查。第二階段審查程序較繁複,也納入較完整的公民參與。這種分法用意是基於行政效率的考量,讓對環境影響較小的「小案」很快完成審查程序。而真正可能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的「大案」進入二階段審查。
依環評法第8條規定,開發案「對環境有重大影響之虞,應進行二階段環評審查」。而在環評法施行細則第19條對「重大影響之虞」的定義是:對國民健康、民眾權益、超過當地環境負荷、或與周圍相關計畫有,顯著不利之衝突且不相容。
中科三期兩次環評都在一階即過關
台中市后里區,近六成土地是農地,種植的稻米、作物、水果、花卉聞名全省,是典型的農業之鄉。
這個農業之鄉,在95年被選為中科三期用地,工業進駐對農業有明顯衝突,符合環評法應進入二階環評的規定。
區位、水源爭議 中科三期應進入二階環評
2010年8月31日中科三期環評續審的大會上,台北大學副教授廖本全說,這個案子在選址過程中,完全沒有用科學的方法,與中部區域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以及中部區域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有關后里鄉的發展相違背。依環評法施行細則第19條規定,「與周圍之相關計畫有顯著不利之衝突且不相容,進入二階環評」。
中科三期后里、七星兩個基地,每天用水13萬噸,已有排擠農業用水之虞。大台中地區用水主要倚賴大甲溪、大安溪。為了提供中科三期用水,水利署提出「大安、大甲聯合用水」,目的是將水源較豐沛的大甲溪、與水源較不足的大安溪聯合輸水,水利署認為有助於穩定供水系統,預計每日可增28萬噸水。
「你為了科學園區才要興建這個計畫,未來農民沒水淹要怎麼辦?」2010年6月3日,環保署舉行大安大甲計劃第6次環評專案小組審查,廖明田擔心中科搶走水源,在會中要求應確保農民灌溉用水。
但當天「大安大甲聯合用水」環評初審有條件通過了,雖然環評結論要求應保障農業用水,但該如何保障?卻沒有進一步說明,農民自此陷入缺水的危機中。
3.新竹縣尖石鄉,北得拉曼山腳下,甕碧潭溪滋養著一個泰雅部落。隨處可見的梯田,紀錄著部落往事。日據時期,日本人將部分散居的泰雅族人遷移到這裡,並且教導他們水田栽種的技術,從此這裡被稱為「水田部落」。地處深山,原本有著難得的閒適寧靜,現在它淳樸的美麗,卻正在流失。 就在部落的正上方,山頭變了模樣,居民擔心,不當的開墾會帶來土石流的危險。眼看開發面積持續擴大,擔心部落安危的居民,跳出來為土地發聲。在當地土生土長的泰雅族畫家林世偉提出訴求,要求不當開發立即停止,即刻造林。 雖然名為水田部落,弔詭的是,這裡的水田大都休耕,反而不斷的開墾山坡地。這些開墾地的前身,有些是原始森林,有些是桂竹林,因為部落裡工作機會少,年輕人大多外流。為了維持生計,部分居民只好把土地以一年八到十萬元的微薄租金,出租給外地人來種植高經濟價值作物。尖石鄉公所農業課課長謝明輝說,種生薑的行情,一年80萬到100萬之間,是桂竹收益的20倍,因而許多桂竹林變成了薑田。 種植生薑雖然有高經濟價值,但是薑對環境的影響卻相當驚人。尖石鄉公所農業課課長謝明輝說,薑是淺根性作物,而且容易破壞土壤的肥沃度,造成土壤酸化和貧瘠,對山坡地來說,是一種不友善的作物。 為了耕種,業者向縣府申請『中耕除草』的整地許可,卻發生了不少違法情況。目前尖石鄉公所共查報32筆,疑似違反水保法和土石採取法的案件。這些案件中,有的不肖業者不但違規整地,還把挖出來的大石頭運到山下去,當成砌駁坎的建材,這些案件正由新竹縣政府派員逐筆複勘。 部落上方大規模的開墾,引發水土保持的問題,伴隨種植行為的農藥或肥料使用,也是另一個不能忽視的課題。水田部落的居民大多引用天然溪水,他們發現水質已經起了變化。部落居民否杜說,有六個地方檢測出來偏酸,懷疑是農藥的問題。 關心部落安危的居民中,站在第一線的林世偉是一位畫家,十年前,他辭掉竹科的工作,回到部落專心創作。每一抹筆觸,都帶著他對故鄉的疼愛,水田部落是他心中自然變幻的最佳model,他不忍心珍貴的景觀繼續淪陷。於是他走出畫室,捍衛家園,他和耆老北上向原民會、監察院等機關陳情,希望透過公權力來遏止違法開發。 水田部落被開墾的,都是原住民保留地,大部分由外地人以找人頭的方式,在檯面下承租或買斷,取得土地使用權,而這也是全台原住民保留地的共同問題。原民會土地管理處處長杜張梅莊說,原住民保留地目前約26萬公頃,劃設目的是為了保障原住民生計,現在長期原漢混居,土地使用權私下讓渡或移轉的情形很嚴重,原住民面臨生活上實際的窮困,往往都守不住。 要守住土地,前提是維持居民的生計。在水田部落,甕碧潭文化休閒生態保育協會,希望能以自然的好山好水,創造居民在地就業的機會。他們用自然的建材來打造步道,讓遊客沐浴在清新的芬多精中。部落景緻搭配不遠處的北德拉曼山神木群,這裡擁有發展生態旅遊的好體質,如果部落居民能達成共識共同經營,未嘗不是通往永續的一條途徑,然而部落上方的開墾,卻打擊了這個願景。雖然在幾位環保人士的奔走下,有七筆國有地可望收回造林,但私有地卻只能依違法情況開罰,開墾了就難以挽回。 原鄉也是源鄉,大部分的原住民保留地都位在集水區,當台灣的其他山區聚落,淪陷在追求利益的漩渦中,一一陷入水土保持的危險境地,水田部落能不能免於步上後塵,找出一條自己的路?林世偉呼籲族人要警惕自己,祖先留下來的美好大自然,要傳承到下一代,土地開發,不開發就是最好的開發。 曾經,原住民在大山的懷抱中自給自足,與山林和諧共存。如今,時代變遷,當祖先的生活方式難以重拾,部落的未來如何兼顧生態與生計?這不單是水田部落的選擇題,也是所有原鄉的課題。
4.
在台灣,保種運動興起,不只要避免糧荒危機,也要尋求未來生機…
漲!漲!漲!當一片物價飆高的危機,襲捲全球而來,問題核心,指向全球農作價格上揚。台灣糧食中的小麥、大豆等雜糧作物,高度依賴進口,一旦在搶糧大戰中,無法獲得足夠糧食,問題的嚴重性,不只是市場供需的通貨膨脹,而是國安層級的缺糧危機。
當政府、民間意識到糧食危機的逼近,卻發現決定糧食種植的作物種原,根本無法因應迫在眉睫的糧食危機。 挑選著黑豆種子,台南農民黃郁仁說明採種與種植的重要,唯有不斷留種種植,才能育出好的種原。工作室的地上,放滿農民自留的種子,各種不同的雜糧作物,是農民長期留種保存而來。黃郁仁拿出準備播種的薏仁,這是上一季農民留下的。 推出播種機具,黃郁仁準備播下今年的薏仁。薏仁曾經是台灣重要的雜糧作物,但在開放進口後,本土薏仁就沒人種植。然而國際情勢改變,讓黃郁仁看見遠大的商機。 黃郁仁指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大量收購國際雜糧,台灣未來將面臨買不贏、無糧可用的困境。黃郁仁選種雜糧作物,希望透過留種種植,確保台灣的糧食需求。
但是農民自行留種,有一定的困難度,有時透過專業者協助留種與育種,對農民也是幫助。
在另一個田區,台南農民劉育承駕著播種機,播灑作為綠肥的黃豆種子。這些黃豆,混著不同品種,因為只是作為休耕田地的綠肥,所以農民不需要將黃豆種子分類保存。 劉育承認為,政府推動休耕政策,農地上種植綠肥,其實並未善用土地。他想要種植食用大豆,並且自行留種,這樣在國際價格飆漲時,應該可以賺取利潤,但是他同樣面臨了優良種原,不易取得的問題。
面對農民留種的困擾,台灣各縣市設立的農業改良場,成為農民獲得資訊、解決問題的機構。專攻雜糧作物研究的吳昭慧副研究員,認為國際糧價大漲時,台灣應該即時因應市場變化,協助農民種植雜糧作物。
但是現今農改場的功能,在政府只針對農會或農業企業,推動技術移轉的政策下,對個體農民的協助,越來越疏遠。農改場對農民的協助,往往只是憑藉著對農民的關心,用個人方式的熱心相助,無法以正式管道協助農民,甚至幫助更小的小農。
現在的保種運動,已經不是單純的田間種原問題,而是牽涉到國家糧食自主的安全。一場韓國農民來台的參訪交流中,韓國農民說出韓國保種運動的現況。在韓國,長期的農民運動,訓練出韓國農民對保護本國農業的覺醒,保存自己的種子,成為對抗跨國農業企業的力量。 一部記錄片「牛糞傳奇」,敘述印度因為國際農業勢力侵入,讓農民深陷痛苦之中。郭華仁教授在學界,不斷推動保種觀念,希望影響更多農民與政府機構。 面對國際保種運動的興起,在國內也有民間團體,開始推動台灣的保種運動。合樸農學市集的陳孟凱,成為民間保種運動的重要推手,他結合各界力量,開設種子課程,讓農民參與討論保種的意義。陳孟凱認為,保種運動不只是保存種子,而是透過保種,重新尋回農村的生活與價值。 在台灣,種原的留存,除了農民自留,和農改場專業研究員的育種,最集中的保存地方,就是台中農業實驗所的國家作物種原庫。種原庫內,保存著台灣各式各樣作物種原,目前長期庫中,藏有三萬五千多種品系種原,無異是台灣最重要的作物命脈。 擁有如此多的珍貴種子,面對的問題是,政府如何善用這座國家寶庫?讓它成為台灣農業的巨大力量。台大郭華仁教授表示,保種連接著育種問題,不僅要留下好的種子,也要培育出下一世代的優良種子。 面對政府的消極態度,民間保種運動展開,希望凝聚共識,推動修法公聽會,讓保種運動走向法治化。 小小一棵種子,牽動著國家存亡,如果糧食高度依賴進口,一旦缺糧又無種可種,到時將是巨大的社會風暴。 國際搶糧大戰在即,保種救國,不是口號,而是強國之道。 在台灣,保種運動興起,不只要避免糧荒危機,也要尋求未來生機…
漲!漲!漲!當一片物價飆高的危機,襲捲全球而來,問題核心,指向全球農作價格上揚。台灣糧食中的小麥、大豆等雜糧作物,高度依賴進口,一旦在搶糧大戰中,無法獲得足夠糧食,問題的嚴重性,不只是市場供需的通貨膨脹,而是國安層級的缺糧危機。
當政府、民間意識到糧食危機的逼近,卻發現決定糧食種植的作物種原,根本無法因應迫在眉睫的糧食危機。
挑選著黑豆種子,台南農民黃郁仁說明採種與種植的重要,唯有不斷留種種植,才能育出好的種原。工作室的地上,放滿農民自留的種子,各種不同的雜糧作物,是農民長期留種保存而來。黃郁仁拿出準備播種的薏仁,這是上一季農民留下的。
推出播種機具,黃郁仁準備播下今年的薏仁。薏仁曾經是台灣重要的雜糧作物,但在開放進口後,本土薏仁就沒人種植。然而國際情勢改變,讓黃郁仁看見遠大的商機。
黃郁仁指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大量收購國際雜糧,台灣未來將面臨買不贏、無糧可用的困境。黃郁仁選種雜糧作物,希望透過留種種植,確保台灣的糧食需求。
但是農民自行留種,有一定的困難度,有時透過專業者協助留種與育種,對農民也是幫助。
在另一個田區,台南農民劉育承駕著播種機,播灑作為綠肥的黃豆種子。這些黃豆,混著不同品種,因為只是作為休耕田地的綠肥,所以農民不需要將黃豆種子分類保存。
劉育承認為,政府推動休耕政策,農地上種植綠肥,其實並未善用土地。他想要種植食用大豆,並且自行留種,這樣在國際價格飆漲時,應該可以賺取利潤,但是他同樣面臨了優良種原,不易取得的問題。
面對農民留種的困擾,台灣各縣市設立的農業改良場,成為農民獲得資訊、解決問題的機構。專攻雜糧作物研究的吳昭慧副研究員,認為國際糧價大漲時,台灣應該即時因應市場變化,協助農民種植雜糧作物。
但是現今農改場的功能,在政府只針對農會或農業企業,推動技術移轉的政策下,對個體農民的協助,越來越疏遠。農改場對農民的協助,往往只是憑藉著對農民的關心,用個人方式的熱心相助,無法以正式管道協助農民,甚至幫助更小的小農。
現在的保種運動,已經不是單純的田間種原問題,而是牽涉到國家糧食自主的安全。一場韓國農民來台的參訪交流中,韓國農民說出韓國保種運動的現況。在韓國,長期的農民運動,訓練出韓國農民對保護本國農業的覺醒,保存自己的種子,成為對抗跨國農業企業的力量。
一部記錄片「牛糞傳奇」,敘述印度因為國際農業勢力侵入,讓農民深陷痛苦之中。郭華仁教授在學界,不斷推動保種觀念,希望影響更多農民與政府機構。
面對國際保種運動的興起,在國內也有民間團體,開始推動台灣的保種運動。合樸農學市集的陳孟凱,成為民間保種運動的重要推手,他結合各界力量,開設種子課程,讓農民參與討論保種的意義。陳孟凱認為,保種運動不只是保存種子,而是透過保種,重新尋回農村的生活與價值。
在台灣,種原的留存,除了農民自留,和農改場專業研究員的育種,最集中的保存地方,就是台中農業實驗所的國家作物種原庫。種原庫內,保存著台灣各式各樣作物種原,目前長期庫中,藏有三萬五千多種品系種原,無異是台灣最重要的作物命脈。
擁有如此多的珍貴種子,面對的問題是,政府如何善用這座國家寶庫?讓它成為台灣農業的巨大力量。台大郭華仁教授表示,保種連接著育種問題,不僅要留下好的種子,也要培育出下一世代的優良種子。
面對政府的消極態度,民間保種運動展開,希望凝聚共識,推動修法公聽會,讓保種運動走向法治化。
小小一棵種子,牽動著國家存亡,如果糧食高度依賴進口,一旦缺糧又無種可種,到時將是巨大的社會風暴。
國際搶糧大戰在即,保種救國,不是口號,而是強國之道。
5.從2005年開始,陸續有不同地區的民眾北上環保署、行政院、監察院、衛生署抗議,陳述變電所、高壓電塔離自己的住家有多近、電纜線如何從屋頂穿過。說到家人罹癌、死亡時聲淚俱下,他們認為這一切,都是輸配電設施的電磁波所造成,要求政府遷走他們住家附近的變電所、高壓電塔、電纜線。 同樣的面孔一再出現,問題也還沒有被解決,聲撕力竭的抗議聲很難登上新聞版面。政府之所以不必理會這些人的要求,很大的原因是出在,許多人心中想著:「這些人的問題真的是電磁波造成的嗎?還是自己心裡有什麼問題?」於是這些所謂「電磁波受害者」在控訴自己的受害之餘,承受更多別人的嘲笑。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追查後發現,電磁波受害者原來不只這一小群人,變電所、高壓電塔設置,沒有規範與民宅應有的安全距離,緊鄰住宅、學校的情形也很常見,這些地區所承受的電磁波值也比較高。民眾的抗爭已經持續很久,幸運的、有辦法的,台電把這些設施遷走,抗爭結束。無法遷走的,就繼續承受。 進一步探討國外的情形,發現國外對電磁波風險早有許多討論,甚至立法規定輸配電設施應該和民宅、學校、醫院保持安全距離,規避可能的風險。 國際相關機構也陸續注意到電磁波風險,例如:世界衛生組織在1998年提出第一個電磁波暴露建議值。國際癌症研究署於2002年在流行病學發現小兒白血病與電磁波暴露有關,因此將輸配電線等「極低頻電磁波」,列入「2B可能致癌物」,最近引發民眾關注的塑化劑,剛好同列在「2B可能致癌物」。 愈來愈多研究正持續進行中,今年5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證實,使用手機可能導致惡性腫瘤風險增加,因此也將「射頻電磁波」也列入「2B可能致癌物」。各界對於電磁波的風險,遠比過去更謹慎的看待與討論。 反觀國內,政府對於國際上這些關於電磁波的風險討論,因應的態度是消極、不足的,不但不曾提出預警對策,也沒有進一步探討生活中電磁波值,應該多少才安全。遇到民眾抗議,就以環保署公告的環境建議值833.3毫高斯為法令依據,只要民眾的住家未超過833.3毫高斯,就拒絕改善。 對於所謂「科學證據不足、但可能有風險」的態度跟因應是什麼?科技有其侷限,目前無法找出科學證據,不代表未來隨著科學進展,證據不會浮現。WHO就建議各國應監測、投入研究、並提出預防措施,以減少科學的不確定性。 國內包括各級政府、台電都把「科學證據不足」解釋成「沒有危害」,這無疑違背了風險預防原則,特別是目前已經有這麼多的受害案例。 於是,全台各地上百個電磁波受害者站出來,持續推動立法,要求輸配電設施應該和民宅、學校保持安全距離。衛生署應訂定相關電磁波預防措施,明確說明833毫高斯不是安全值,住家電磁波應小於2毫高斯。同時要求環保署將「環境建議值833.3毫高斯」改名為「瞬間參考暴露限制值」。 另外要說明的是,在這次報導的取材上,主要針對輸配電設施產生的電磁波(註),因為一般家電的電磁波自己可以預防。但輸配電設施是共用設施,設置地點、方式,民眾則無法參與,是一種環境正義、程序正義的公共議題。 報導的重點,從調查國內電磁波受害案例,進行探討變電所、高壓電塔、電纜線設置的合理性、設置規範。以及政府、民眾對電磁波風險的態度。希望透過這個探討,促成政府落實程序正義,建立風險管理機制。 至於射頻電磁波,各地也陸續出現受害者,尤其行動電話基地台設置,近年來引發民眾質疑設置地點不當。(註)非游離輻射分為極低頻電磁波、射頻電磁波。常見的極低頻電磁波來源,包括輸配電設施(變電所、高壓電塔、電纜線),電磁爐、吹風機、微波爐等家電用品。射頻包括無線電視發射台、FM、AM廣播電台、行動電話基地台等設施。
10.透明的恐懼-福島真相採訪團隊 張岱屏 張光宗 陳慶鍾翻譯 陳炯霖今年三月十一日,日本經歷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地震、海嘯、核災三重災變,半年過去,地震與海嘯帶來的傷害漸漸成為過去式,但是核災事故卻還是一個進行式,三座融毀的反應爐持續釋放放射性物質,輻射塵污染大地。我們的島採訪小組在今年七月底八月初,深入宮城縣沿海海嘯災區、以及福島縣相馬市、福島市、郡山市等地區,實地了解海嘯與核災過後民眾的生活,為您揭露災後半年,日本災區的真相…輻射進餐桌採訪團隊 張岱屏 張光宗 陳慶鍾翻譯 陳炯霖七月中旬,日本爆發輻射牛事件。這些在福島縣、岩手縣等地生產的黑毛和牛,因為吃了輻射污染的稻草,被驗出含有超標的銫137,估計有超過3000頭牛遭到污染,在發現之前,已經流入日本東京大阪等縣市,包括新幹線的便當、小學生的營養午餐等等。原本高價的和牛肉,售價從每公斤1635元跌到607元,全日本的酪農受傷慘重…核災後的健康影響採訪團隊 張岱屏 張光宗 陳慶鍾翻譯 陳炯霖長期生活在低劑量輻射暴露的環境下,究竟對健康會有什麼影響,對孩童又會造成什麼傷害?是現在福島居民最擔心的事…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