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館藏資料查詢 > 詳細資料
借閱次數:


情緒密碼 Emotional code

  • 點閱:1016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1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第一集:生存與溝通
  情緒,是人類從遠古洪荒到高度科技文明的二十一世紀都能自在生存與生活重要依據。情緒,讓人類得以吸取大自然菁華而讓生活更美好;情緒,使人類能夠在惡劣危急的環境下做出立即而正確的選擇與判斷,進而趨吉避凶。生存與溝通,是因為人類擁有與大自然親密對話的密碼,而這就是「情緒」。
第二集:腦與情緒
  人類的所有心靈現象:記憶、思考、情感,都是腦神經細胞活動的產物,是大腦對於刺激所生的反應。作為生命科學的一項分支,腦科學專門研究人腦,探究人腦各部分的功能,以了解各種心靈現象背後的腦部活動,了解心靈現象由來的生理基礎。
  長久以來,科學家認為情緒中樞是位在邊緣系統。時至今日,科學家認為單是邊緣系統並無法涵蓋所有情緒的生理機制,舉凡恐懼、憤怒、厭惡、悲傷、驚訝、快樂……等,每種情緒都是腦的許多部位共同作用的結果。現今科學家仍在摸索各腦區如何互動產生各種情緒。科學家目前僅僅揭開了情腦關係之謎的扉頁,要徹底解開情腦關係的謎團,還有一段漫長的探索之路要走。
延伸閱讀

情緒與腦(楊延光醫師著) 《科學發展》2003年7月,367期,70 ~ 73頁


第三集:理性與感性的天平
  根據理性至上的論述及影響下,現代文明社會盛行著一種觀念:情緒是不好的,情緒會妨礙理性思考。情緒化被視為是幼稚、不得體的。但是情緒真的是理性的敵人嗎?節目中藉由生命科學史上的一個腦傷實例說明真相。
  相對的,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類似的經驗;處在某種強烈情緒中時,如盛怒之下或過度緊張時,無法做出理性思考。因此適度的情緒是理性發揮的基礎,情緒不足或是情緒過度都會妨礙理性的運作。

第四集:失落的密碼--憂鬱情緒
  憂鬱是一種情緒反應,一般人的心情難免有高潮和低潮,情緒低落其實是生活中極普遍的經驗,通常會在短時間內自動恢復正常。憂鬱情緒在心理學研究上有許多可探討的細膩空間,一般人對此知識卻明顯缺乏。
  尤其「疾病」具有某種社會功能意義,當一個人認為自己的行為反應是因為「生病」,將使他退縮到社會一角,而不去面對自己行為上應該負責及改變的問題,致問題愈來愈嚴重,成為惡性循環。
  認識憂鬱情緒、面對及處理自己的憂鬱情緒,自然迎向生命的晴朗藍天。

第五集:憂鬱不等於憂鬱症
  醫學上的憂鬱症,是一種心理疾病。這種疾病不是一時的情緒低落,而是可能會持續幾個星期、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憂鬱症的起因,是下列三大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環境因素。
  許多民眾常常會誤以為,憂鬱症患者之所以會生病,全都是自尋煩惱。這種誤解對於憂鬱症患者來說是很不公平的。許多憂鬱症患者之所以會有憂鬱症,是因為他們的腦跟一般人不同。腦中的化學物質不平衡,影響了憂鬱症患者的思考模式。
  然而,憂鬱並不是憂鬱症,當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二十一世紀為「憂鬱的世紀」,媒體即一窩鋒報導為「憂鬱症」的世紀,此為極大之誤導,真實情況究竟為何,值得我們深入了解。

第六集:恐懼--上天恩賜的禮物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快樂、喜悅這些情緒是正面的,會為我們帶來好處。恐懼這種情緒則是負面的,會對我們帶來壞處。然而,事實上恐懼這種情緒並非一無是處嗎。恐懼提醒當事人環境中有危險存在,要迅速的做出因應,才能轉危為安、趨吉避凶。而在嚴酷的大自然生存競爭中,恐懼是一種有利生存的正面特質,因此在適者生存的演化機制下流傳至今。
  良性的恐懼有益於人類,但是恐懼仍須加以控制。當恐懼變的無理性、太強烈時,它會變成是一種心理疾病。從生理基礎來看,人腦在邊系統的內部,有一個呈杏仁狀的小核叫做杏仁核。科學家相信,杏仁核是腦部控制恐懼反應的地方。當我們面對外界危險時,杏仁核的腦細胞活動會開始活躍,使我們的心中感到恐懼,並啟動全身的恐懼反應。

第七集:生氣、憤怒
  在世界盃足球賽場上,最激烈的冠軍戰期間,當法國足球偶像席丹,出人意表地以頭槌攻擊義大利後衛馬特拉吉,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成受到席丹生氣、在憤怒。這是什麼情況之下會產生如此的情緒能量?
  西方人認為情緒與其他心理現象有兩點主要差異。第一,情緒的發生非常快速,甚至只需要幾分之一秒的時間。第二,情緒有自動評量的特徵,只是評量的過程極快速,我們往往並不自覺,我們感覺不到觸發情緒的認知評量過程,卻在情緒發生後才開始感到恐懼、憤怒或悲傷。
  憤怒發生前最常見的事件:身體的阻擋、挫折、別人想要傷害自己、別人發怒。最可怕的是憤怒會引發更多的憤怒,面對別人的憤怒而能不發怒是很難的。別人的想法讓我們感到失望且被觸犯時,也可能激發怒氣。

第八集:寬恕
  當人受到不公平對待,或是不合理的傷害時,生氣憤怒是自然的反應。科學証實,生氣憤怒的情緒也有助於物種的演化和生存,因生氣憤怒而產生的因應行動,不論是『反擊』、『報復』、甚至『復仇』,都有關乎生命存續的意義。不過,面對仇恨,有另外完全相反的因應,就是『寬恕』!如何在一個人受傷害時讓他選擇寬恕而不是負面的行為呢?而科學家又怎麼來看待寬恕這個概念呢?
第九集:快樂的泉源
  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快樂的體驗。當我們和我們所愛的人在一起時,當我們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時,當我們獲得肯定和掌聲時,我們感到喜悅和歡欣。這些奇蹟時刻令我們深覺世界美好,給我們活下去的動力和信心。但是,快樂的感覺究竟從何而來?快樂這項情緒為何會存在?
  快樂的感覺源自於我們腦部的化學變化。當人類進食和性交時,我們的腦神經細胞會釋放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物質,使我們感到愉悅和舒暢。快樂可以引導我們的行為,如果某項行為令我們感到快樂,我們就會不斷的去做它。從演化的角度來看,這項快樂機制是大自然的一項設計,使我們在快感的驅使下,樂於去作一些對於生存來說必須的事,如進食和性交,因此有利於物種延續。

第十集:真愛密碼
  每個人的誕生,就是上一代愛的延續。人的一生中,都會經歷親情、友情和愛情等愛戀情感,而愛究竟是什麼?是心理學所談的接納,還是代表演化上繁衍,又或者只是生理機制產生的感覺。節目中,分別由這三個專業領域去探討愛的根源及表達,並穿插講述親子之愛的故事,使觀眾對愛有全面的認識,並在每個人心中找到自己對真愛密碼的解答。
第十一集:感激與感恩
  『謝謝』、『感謝』、『感激』、『感恩』,簡單的一句話,我們在生活中時時可以聽到或看到,即使在陌生的國度,聽到的是陌生的語言,我們仍然可以接收到對方傳來的感激訊息,因為,它常伴隨著真誠的點頭微笑動作。
  感恩無國界,感激與感恩讓我們發現世界的美好,唯有學會感恩、報恩他才會熱愛生命、關愛他人、奉獻社會,並最終收穫快樂和幸福。
  臺灣多元社會裡,每個人有自己的價值觀,也造成對相同事物的明顯差異觀點,當大家均企盼有「核心價值」的建立,認知感激與感恩的情緒,以此擴展自己正向的情緒能量,亦可使社會更祥和。而個人在祥和社會中也將產生更多愉悅的經驗和記憶。

第十二集:心體相連--心靈和身體的對話
  古代中醫認為人體疾病是由外感與內傷所致,其中內傷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當七情過度時,就會導致各種疾病,如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等。上述看法代表了傳統中醫對於疾病起因的洞察和智慧:在人類疾病中,情緒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單是心情就足以致病。
  成語「杯弓蛇影」的典故正是一則「因疑致病」的古代醫學故事。現代醫學研究顯示,當人長期處在壓力之下,造成心神不安和焦慮時,就容易引發各種疾病:心臟病、氣喘、胃腸疾病、頭痛……等。因此,遠離煩惱和擔憂,保持心情的平靜愉快,將有助於疾病的預防和病情的好轉。

第十三集:再造一個你
  從玩耍的歡樂到面臨威脅時的恐懼,從創傷後的身心受創到憂鬱症的絕望心境,無不和腦細胞活動有關。隨著生命科學的進步,人類更認識情緒的本質,了解情緒為何會產生,明白如何解決情緒問題。從科學的證實,性格不等於命運,理性與感性在天平二端的份量,只要稍稍調整,即能影響性格、改變性格,也就能改變命運,做個變性(性格)人,再造一個全新的自己;科學知識為人類對自己的認識打開了一扇窗,為人類命運的改變打通了一條出路。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