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館藏資料查詢 > 詳細資料
借閱次數:


自然公園

  • 點閱:883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1.探索地球
(1)有不少地球科學的重要發現,其實是到二十世紀才確立的。(2)在過去漫長的年代裡,人類對地球充滿了神話般的想像,直到十五世紀,仍有許多人相信,海洋的邊際,就是整個世界的邊緣。(3)隨著科學與科技的進展,今天人類不但可以往下偵測遽熱的地球深部,還能脫離地心引力,飛往外太空。
-2.建立你的地理觀
 1) 位置, 是探討地理的基本資料,地圖,是研究地理的最佳工具,從對於地圖的認識,了解我們所身處的這個台灣以及地球。2) 絕對位置與相對位置以及地球的經緯度的介紹。3) 地圖是土地上的一切事物,透過繪畫的方式呈現出來,最正確的地圖是地球儀,但是因為攜帶不易等等缺點,因此發明了將地圖平面化的地圖投影法 。4) 從一個地區地圖的演進史,我們或許可以看出當地發展的軌跡,或許也可以告訴我們當時的時代背景,與歷史故事。5) 明清時代-權力的象徵;只有皇帝才能擁有的版圖地圖,記載著君王的權力。而日據時代-殖民時代殖民者的眼光所繪製的地圖,詳細紀錄掌控著一個地區的資訊。6) 遙測與衛星定位:利用衛星來作監測與定位,可以有長時間定點監測的優點,並且免除一般繁複的測量過程,地理資訊系統,將地理資訊數位化,放入更多生活化資訊,使用者使用起來也更方便 。
3.海洋 
1) 我們所居住的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二以上被海洋所覆蓋,海洋不僅是地球上生命的搖籃,在調節氣候上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2) 大約25億年前,第一批會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出現在海洋中,像是藍綠藻,而約15億年前,較複雜的細胞變形蟲出現。3) 經緯度是人類為了方便鑑定地球上各個位置所定的方法,在地球球面上畫出一些假想的線,作為定位的標準。地球在赤道的直徑12756公里,比南北極的直徑12714公里多了42公里。4) 以前地球是一顆炙熱的大火球,隨著碰漸漸減少,地球開始由外往內慢慢冷卻,產生了一層硬殼-地殼,這時候地球內部還是呈現熾熱的狀態地     內部噴出大量氣體,其中帶著大量的水蒸氣,而後形成了一圈包圍在地球外圍的大氣層形成後,開始降雨,形成了海洋。5) 最早的地球是一個充滿閃電陽光的紫外線,以及火山爆發噴出的氣體及蒸氣的地方這樣的化學作用下,約在38億年前左右,海洋中出現地球       上最早的生命體。6) 一張1636年荷蘭人所繪製的地圖告訴我們,當時的荷蘭人為了更深入了解台灣,已經開始進入內陸的探勘。7) 從地圖上嘉南平原地區、河流、村莊、森林和港灣的清楚標示,可以知道當時荷蘭人的主要勢力與活動範圍,仍是在嘉南平原一帶。
4.岩石的奧秘 
1) 地質學,就好比是研究大自然的歷史學,地質學家從採集到的岩石,以及各種地質活動,透過分析,企圖為自然演替定位出時間的座標。2) 在岩石的奧秘中讓我們首先從認識火成岩,沈積岩,變質岩等三大岩類開始,摸索台灣土地的故事。3) 而一塊岩石,它除了可以透露其礦物組成,還可告訴我們它的年紀。4) 節目中並介紹地質學家如何運用定年法,反推台灣自然環境的演變史。
5.台灣的形成
1) 台灣島雖小,但在全球地質的研究當中,卻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因她的形成充滿著傳奇的色彩。2) 她是造山運動的最佳典範,生活在台灣島上的子民,怎能不知造山運動的來龍去脈。3) 本集分別從整個東南亞板塊移動的巨觀點,以及台灣主體本身造山過程的微觀角度,剖析台灣的形成。4) 並透過中央地調所林明聖博士實地環島一周,為我們見證台灣的造山運動。
6. 地形
1) 有學者形容,台灣是繼紐西蘭之後,全世界第二個活的地形室,也就是說,台灣地形地貌的種類和特色,相當豐富。2) 地形,簡單說來,是地質與氣候的長期反應,一方面,地表受到造山運動,斷層活動等來自地球內部能量的影響,創造了粗略的地表景觀。3) 另一方面,風,水,重力和風化作用,則精緻地雕刻著地表的細部面貌,在本集的開端,我們就從形塑地形地貌的所謂內,外營力,來認識大自然鬼       斧神工之手。4) 山,河,海組成了台灣島最主要的地形,在接下來的節目中,我們就要上山,涉溪,再走到海邊,觀察台灣島的主體。5) 高山,台灣島的血脈,河流,台灣島的輪廓,海岸,並進而探討人類對自然地形地貌。
7.地熱與火山
1) 幾乎每個人都有過泡溫泉的經驗,但可曾想過溫泉是怎麼來的嗎?為什麼台灣絕大多數的溫泉在溪谷旁呢?2) 不過在這當中卻又有些例外,像是陽明山的溫泉就跟礁溪,關仔嶺的溫泉大不相同,為什麼呢?3) 莫非跟大屯火山群有關?而您對火山的了解有多少?4) 為什麼會有火山?火山會造成什麼樣的地形景觀?什麼是後火山作用?大屯火山群還會不會再度爆發?
8.地震
1) 本集介紹地震的各個性質,如地震的規模,震度,震央和震源代表的意義,並以集集大震為例瞭解地震的形成與發展模式。2) 國內地震學者介紹車籠埔斷層,921地震發生的情形,並以電腦動畫模擬表現。3) 王鑫博士實地帶領瞭解斷層是什麼?如何形成?及斷層活動的情形;並重回921地震時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的監測實況。4) 同時帶領民眾了解台灣地震監測網路的分布,地震儀的構造等;並介紹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劇場教室中各種斷層型態的模型。
9.崩塌
 
1) 什麼是崩塌?崩塌的形式有多,曾經轟動一時的林肯大郡山坡地滑動事件,以及神木村的土石流,都算是崩塌的形式之一。2) 山高,自然就會下崩塌,特別像是台灣這種地質條件相當年輕的島嶼。3) 不幸的是,台灣位於地震頻繁的地帶,一旦發生地震,往往會造成地層的鬆動,既使沒有立即崩塌,也很容易受到水的滲透,引發土石流的災害。4) 所以生活在台灣島上,卻不了解崩塌,是件危險的事。
10.地層下陷
1) 土壤液化,是921地震後才開始為大眾所知曉的一個災難名詞。事實上,台灣的平原地地帶有不少地方都具有相當大的土壤液化潛力。2) 這些地方的人口密度往往都相當的高,所以國人對於土壤液化的問題不得不有所認知。3) 大家較為熟知的地層下陷問題,在地底下水和土之間的微妙關係之中,有待大家一同來挖掘。
11.居住
1) 鳥有巢,人有家,人類生存的居所,不僅扣合著人類文明演進的歷程,還反映出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習慣與文化。2) 從地理的角度出發,介紹台灣各時期住型態的演進,這些不同形式的傳統住所,交揉著當地的自然條件,充滿著生存的智慧。3) 隨著都市化發展,居住的密度越來越大,住宅樓層也越蓋越高,如何選擇一個安全的住屋?4) 生活在水泥叢林中,人跟自然的關係,註定會漸行漸遠?
12.交通
 
13.公害與污染 
1) 人類的消費是污染的本源,從一張紙的製造和使用,便可一窺全貌。2) 造紙需要砍樹,於是破壞了生態,工廠生產紙張,於是產生空氣污染,水污染,有害事業廢棄物等一連串的污染,而紙張經由人類的消費之後,最後又成了令人頭痛的垃圾。3) 就這樣,地球的資源在人類毫無節制的消費下,快速枯竭,取而代之的是污染和公害。
14.認識大氣
你知道嗎?小小的一個台灣島上, 海拔高度超過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就多達兩百多座, 而對於人類的生理習性來說, 海拔三千公尺其實是一個嚴酷的關卡, 許多人置身在這樣的高度時往往會產生一些不適應的症狀, 也就是所謂的高山症,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裡的空氣比較稀薄, 氣壓大約只有海平面的三分之二, 本集將從壓力和溫度的變化, 帶領你認識我們的大氣。
15.宇宙的奧秘
從地球上往天空看, 星星與星星之間的關係位置幾乎是固定的, 幾千年前的人類發現這一點, 就試著把星星分成一組一組的, 想像它們用線相連,成為一個個特殊圖形, 所謂的星座就是這樣產生的。然而星星跟星星之間的關係位置真的是固定不動的嗎?本集將順著天文觀測的歷史來一一揭開宇宙的奧秘。
16.氣象的觀察
在沒有觀測氣象的儀器之前, 幾千年來, 水手、漁夫、獵人、農人, 都是天氣變化方面的指導者, 他們研究雲層的變化, 甚至觀察動植物的行為來預知天氣的變化, 而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又是如何觀測氣象的呢?本知將領你深入了解氣象局觀測氣象的作業情形, 更要告訴你一些有關台灣氣候特性的相關知識。
17.宇宙的能量
西元1752年, 富蘭克林利用風箏拜訪了雷電交加的夜空,這一次老天爺似乎特別恩寵這位年青人, 小心地送上了閃電的樣本, 富蘭克林也因而成為電的代言人。本集將以閃電為例, 分別從電、光、聲、熱去探索宇宙能量的奧秘。
18.能量的轉變
能量知多少?太陽能、動能、位能、光能、熱能、機械能、電能、化學能、核能等等, 而這些能量其實是可以在能量守恒定律之下相互轉換的, 如果你很想知道家中的電力到底是怎麼來的?電費會不會太貴?那麼就跟著我們來欣賞能之圓舞曲吧。
19.生命奇航
當你在動物園裡, 一邊啃著瓜子, 一邊欣賞著活蹦亂跳的猩猩和猴子的時候, 突然有人告訴你:「喂!怎麼有空來看你的表哥表弟們」, 這時 你會有什麼樣的反應?你會覺得這個人胡言亂語呢? 還是覺得他有真知卓見?其實這也正是創造論和進化論在解讀地球生命歷程時, 彼此觀點上的隔劾和衝突。人類究竟是神依照著自己的形貌所創造出來的生命體?還是說人類真的是由樹上的猿猴, 收起了尾巴, 空出了雙手, 慢慢昂首挺立地走過來的呢? 讓我們一起來探索這個難分難解的大哉問吧!
20.生態面面觀
從微觀的角度來看, 小至一滴含有綠藻的水滴也能視為一個生態系統, 而如果從巨觀的角度來看, 那麼大至整個地球也同樣能視為是一個生態系統, 而系統裡的每個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相互影響的, 本集除了將帶領你一起探索生態系統的運作之外, 也將概要地為你介紹台灣各種不同的生態系。
21.海洋生態
相信大家都上過美術課, 也都畫過「海底世界」或是「海洋世界」這樣一個老掉牙的題目, 回想一下 你都是怎麼畫的呢?是不是藍藍的海水裡面, 這裡來一些海藻, 再擺上幾顆貝殼,外加一個紅紅的海星, 那邊畫隻八爪章魚, 旁邊再來隻螃蟹將軍, 最後在圖畫紙上這些看起來比較空的地方補上幾隻奇形怪狀的魚, 於是五彩繽紛的海底世界就呈現在你圖畫紙上了, 可是海底世界真的就是這樣子嗎?讓我們深入海中去一探究竟吧!
22.河川生態
日以繼夜流動的河水,可以說是聯繫著陸地跟海洋、貫穿於天地之間的重要介質。也因為河川是屬於流動的淡水,又跟陸域環境密切相關,再加上不同生物族群的參與,終於形成了河川生態系這個大舞台。本集將由師大的汪靜明教授帶領大家, 順著淡水河的上、中、下游, 慢慢地體驗河川生態的奧秘。
23.都市綠地生態
人類的城市型態,早在西元前就有了,不過嚴格說來,一直到了近兩百年,也就是工業革命之後,城市的複雜度才越來越高,當然人為對自然環境的干擾,也越來越嚴重了。而最後反過頭來, 人類自身也受到了傷害, 於是都市綠地的保留或建造也就越來越受到重視, 那麼都市綠地的生態體系究竟有些什麼樣的特色呢?讓我們一起去走走!
24.森林生態
從日據時期以來,台灣以「開發」為導向的林業觀念一直持續到七0年代,因此一說起森林,許多人不免只聯想到一些具有經濟價值的高大喬木。其實,森林是非常豐富多樣的環境,一公頃的林地,也許就有高達數百種的植物;而生存在森林裡的生物,相互依存,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隨著全球各地氣候的不同,也演化出不同類型的森林。什麼是森林生態?地球的歷史、環境,跟森林的關係是什麼?而台灣的森林生態,受到氣候、海拔、降雨量、和土壤條件的影響,又可以區分為哪些類型?人類活動對森林生態造成了什麼樣的干擾?這四點是本集節目中所探討的。
25.濕地生態
現在只要一提到紅樹林或黑面琵鷺, 可說是無人不知, 無人不曉, 而這兩種大名鼎鼎的生物都是濕地生態系中的一員,濕地是水陸之間的緩衝地帶, 通常都是被人們視為泥濘污穢的所在, 但它卻蘊育著非常旺盛的生命力, 是體認生命的最佳地點。
 
1) 回顧過去人類集居的歷史,交通運輸一直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世世代代透過新的發明和技術的改善,使得陸海空的交通運輸方式,能夠以更快的速度,將人類帶領到更遠的地方。2) 本集介紹台灣的交通運輸發展,交通工具型態的演變,分為海運,鐵路,飛航,公路,還有紓解大都市交通的捷運及規劃中的高速鐵路的介紹,另外從通信,通訊的無形交通網路的發展介紹。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