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交響曲之父美譽的海頓晚年曾經兩度造訪英國,並譜寫了十二首交響曲(兩次旅行各留下六首作品)。海頓個人非常喜愛英國,他的作品也受到英國人十分熱烈的讚賞、大受歡迎。而這十二首交響曲也被後人稱為「倫敦交響曲」。
在十二首交響曲裡,第九十四號交響曲《驚愕》無非是最為大眾所知的一首作品,標題《驚愕》源起於在慢板樂章突然出現的一聲巨響。據說,海頓加入這聲巨響是為了驚醒在音樂會打瞌睡的聽眾。而第九十六號交響曲標題《奇蹟》的來由則是因為聽眾為了一賭海頓丰采,首演當天將音樂廳擠得水洩不通以致於屋頂的吊燈掉落。幸好沒有聽眾受傷,讓在場人士驚呼「奇蹟」而得名。《倫敦》交響曲則是海頓最後一首交響曲,當時海頓已經六十三歲,音樂洋溢著典雅的風格,明亮活潑、朝氣蓬勃。可說是集海頓個人風格於一身的一首精華之作。
諾靈頓爵士長期與司圖嘉特廣播交響樂團合作,雙方早已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默契。充滿了互動感的演繹,被公認為最佳的指揮與樂團組合。樂團綿密的弦樂和厚實的管樂聲響,加上諾靈頓爵士強調線條肌理的詮釋,真正展現出海頓交響曲中多元且豐富的音效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