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巴哈偉大的四十八首前奏曲與賦格的影響,蕭邦試著以十二首大調ˋ十二首小調的模式寫下二十四首前奏曲,也為「前奏曲」開創一條新的道路,成為完全表現音樂家個人的曲式,為後來的德布西立下一個全新的模式。這二十四首前奏曲也是蕭邦成熟時期的作品。二十四首前奏曲完成於一八三八年冬天,也是蕭邦一生最灰暗的日子。當時蕭邦與喬治桑的感情生變,健康情形也急轉直下。蕭邦第二號鋼琴奏鳴曲以第三樂章的「送葬進行曲」最著名,而這個樂章於1837年在巴黎郊外完成。全曲滿佈著烏雲及咆哮感與不安的情緒,第三樂章「送葬進行曲」是蕭邦為失去祖國而寫,緊接著的第四樂章如克拉拉‧舒曼所形容,「像是秋風吹散送飄落在新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