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圖貌,台灣的歌聲,台灣的情緒,台灣的動作語言,再一次證明林懷民是台灣舞蹈史上最善於結合,運用台灣元素的舞蹈家」-中時晚報 「林懷民輝煌成功地融合東西方舞蹈技巧與劇場觀念」-紐約時報 「當中國傳統表演藝術,已步入『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台』的情境時,多少年來我一直懷著眾裡尋伊千百遍的心情,卻在這次的『許仙』(即『白蛇傳』)舞劇中,猛見那人」-雄獅美術 頌輓青春與融匯傳統現代的雲門經典 張照堂從朱銘家中偶得的老照片,先化為奚淞版畫「冬日海濱」,到了一九八六年成為林懷民掩門暫停雲門前的力作,「我的鄉愁,我的歌」的大型黑白背景。這部舞作以文夏、蔡振南、陳達儒等人所作,曾經撫慰無數台灣底層人心的流行歌曲,加上抽煙嚼檳榔的俗艷頹廢男女樣貌,構成一幅頌輓青春的鮮明圖像。由本土出發,「鄉愁」對八0年代奢華社會現象提出有力的反省,也為當代台灣美學立下標竿。 林懷民突破傳統的創作,除「我的鄉愁,我的歌」外,「白蛇傳」也是顯例。傳統白蛇與許仙的故事本就披著叛逆外衣,原欲色彩的白蛇與象徵倫理的法海,兩者的爭鬥彷彿就是個人意識與集體主義的對抗。在此之外,青蛇的外放與白蛇的內斂對比鮮明,她爭取愛情的表現也提升了全劇張力。楊英風以藤窩、竹簾,傘與折扇構作出頗具象徵色彩的極簡舞台,平劇身段與瑪莎.葛蘭姆縮腹技巧的融合,讓全劇更具心理深度與複雜性。 兩場演出中,雲門一九九一年復出首演錄影的「我的鄉愁,我的歌」最為珍貴,雖畫面與音質稍舊,但謝幕時觀眾為舞者與音樂家瘋狂喝采的場面,就足以讓人感動落淚。一九九六年由老、中、青同台較勁的「白蛇傳」,精湛詮演與鮮明畫面,同樣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