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嘎達梅林
|
人氣指樹 |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標籤(0)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1)
- 引用(0)
交響詩《嘎達梅林》是女作曲家辛滬光于1956年在中央音樂學院學習時的畢業作品。這是她的成名作,也是一部具有極高水准的作品。 此曲音樂素材取自于一首同名蒙古民歌,並運用奏鳴曲式的結構創作而成。樂曲內容是描寫並歌頌了蒙族英雄嘎達梅林率領的牧民起義,及其與當時殘酷的封建王爺、軍閥英勇戰鬥的悲壯事迹。作品以悠長而富有民族風格的主題展開,不但有大漠草原的描寫,也有千軍萬馬的激戰,更有對英雄致意的悲歌與頌贊。 樂曲旋律抒情而優美,隱含著一種辛酸、哀傷,在這種感覺背後,則是草原人民對生活的無限的熱愛和憧憬,並爲之奮鬥不息的戰鬥精神和勇于勝利的英雄氣概。有人將其與《梁祝》相提並論,並不爲過。 20世紀初,我國一位蒙族英雄嘎達梅林,爲了土地和自由,領導人們起義,鬥爭長達五年之久,最後起義失敗。這部作品以嘎達犧牲的曆史故事爲題材,采用奏鳴曲式結構,全曲由三個部分組成:呈示部、展開部和再現部。各部分的音樂主題均來源于蒙族民歌《嘎達梅林》。 引子部分樂曲以嘎達梅林故事開始,在緩慢、甯靜的引子後,優美、流暢、民歌色彩的第一主題,展示在遼闊無際的草原上,孕育了民族英雄的出現。而充滿動感節奏的第二主題,則表現了嘎達梅林號召牧民們起義戰鬥的形象。 展開部是從馬蹄聲開始的。主題旋律經過豐富多變的發展,使音樂情緒逐漸推向高潮,似乎在人們眼前呈現一幅悲壯、激烈的戰爭場面。活潑的音調、多調性的織體,描寫了四處集結起義的隊伍,騎馬背槍奔馳在廣闊的草原上,曲調呈現出一種熱情洋溢的情緒,充滿了樂觀的氣息和草原人民爲生存而鬥爭的形象。 樂曲最後以沈痛的感情再現了第一主題,表達了人們對已犧牲的英雄之哀悼。隨後,樂曲在速度和力度的變化中,把悲傷的悼歌變成了對英雄嘎達梅林的頌歌,樂曲在滿懷激情的強烈號角聲中結束。全曲層次清晰,音響具有立體感。
本文的引用網址: